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旁特斯沃泰水道桥与运河(Pontcysyllte Aqueduct and Canal)从威尔士雷瑟哈姆自治市的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至英格兰德比郡的格勒德里德(Gledrid Bridge),全长18公里,其中17公里在威尔士境内,1公里在英格兰境内。建于1795年到1805年,是工业革命时期土木工程技艺的典范。这个已有200年历史的工程奇迹,于2009年获得了世界遗产的称号。获此荣誉的不仅是高架水道一段,还包括从奇克大河岸绵延到兰戈伦、11英里长的兰戈伦运河。
这条英国最长的也是最高的高架水道。由于所在地区地理条件限制,建设需要许多大胆创新的施工解决方案,甚至完全没有使用水闸。水道桥的建设应用浇铸与锻铁来强化高架水道拱形桥的弧形结构,重量轻而坚固,是金属使用于工程建设之创举,这个既雄伟又优雅的金属建筑是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杰作。
著名的水道桥:意大利的凡韦特里水渠,墨西哥的克雷塔罗引水桥、莫雷利亚高架水渠和腾布里克神父水道桥,西班牙的奇迹渡槽、费雷莱斯引水桥和塞哥维亚大渡槽,以及法国的加尔桥。葡萄牙的阿莫雷拉水道(Aqueduto da Amoreira)
拉绍德封与力洛克的钟表城镇(La Chaux-de-Fonds / Le Locle, Watchmaking Town Planning)是一个钟表业与城市发展共生的例子。海拔1000米的小村庄拉绍德封和力洛克塑造了几十年的钟表行业品牌。乍一看它们冗长笔直的街道可能显得沉闷和微不足道。但事实上,这些街道有很大的历史以及建筑学价值。街道和建筑的设计都是为了符合代表地区的新产业需求的。
拉绍德封(La Chaux-de-Fonds)位于瑞士西北部,16世纪宗教改革时,从法国逃亡来的胡格瑙特教徒定居于此,逐渐形成该城。经过一代代手工艺大师的发扬光大,使得这里逐渐成为钟表行业的发源地和中心。该市的钟表博物馆收藏着从古代计时器到现代最精密钟表的各钟展品,是瑞士最大,最值得引以为豪的钟表博物馆。拉绍德封街景
力洛克(Le Locle)一译勒洛克勒,是瑞士西部纳沙泰尔州的一座小城,钟表工业的发展要追溯到1750-1800年间,据记载,这五十年间力洛克的制表工匠从77人增加到800多人。钟表使得力洛克从一个小村发展成为工业城市,到了1890年代,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生产工厂。力洛克街景。力洛克钟表博物馆(Museum about watches "Château des Monts")
萨多纳环形地质结构(Swiss Tectonic Arena Sardona)包括七座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峰,展现出造山运动的异常实例。它通过大陆板块碰撞和独特的地质断面(通过逆冲型地震构成)等过程,将较老的深层岩石搬迁到较年轻的浅处的岩石上面。清晰的三维立体结构和刻画这种现象的过程是这个地点的最大特征。普费弗斯水库(Gigerwaldsee)的大坝1976年完成,有147米高。
从很远的距离望去,岩石缺口处泛黄的岩壁清晰可见,格拉鲁斯冲断层崛起于前莱茵河流域,它上升到3000米的高度然后在豪斯施托克山(Hausstock)-萨尔多纳峰(Sardona)-林格尔峰(Ringelspitz)地区下降,向北变得越来越陡。在这里,2.5亿多年的红色绿色的砂岩被35万至50万年的较为年轻的岩石挤压,大多看起来很像复理层。古老的岩石覆盖在比自己年轻200万年的岩石上。
史塔瑞格雷德平原(Stari Grad Plain)描绘了一个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土地利用和农业殖民的综合系统。以几何学为基础,用干石墙(乔拉)进行划分的土地组织系统堪称楷模。该系统已完成原始的雨水回收系统,包括使用蓄水池和排水沟。由希腊移民创立的土地分割系统在后世一直得到尊重。在农业活动中,乔拉使用至今已延续了24个世纪,主要用于种植葡萄和橄榄。
公元前4世纪,来自帕洛斯岛的古希腊爱奥尼亚人首次将其占为殖民地。自此,很多来自于古希腊还有埃及地区的人在这里汇聚。所以,这一地区拥有太多的殖民色彩。在这片肥沃的平原上,最初开展的农业活动主要是种植葡萄与橄榄,从古希腊时期直至今日始终如此。该处遗址同时也是一个自然保护区。
索科特拉群岛(Socotra Archipelago)由4座小岛和2座岩石小岛组成,群岛面积3650平方公里,主岛面积3635平方公里。该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长期的地理隔离生成了很多特有动植物。索科特拉岛37%的植物(共825种)、90%的爬行动物和95%的蜗牛都是岛上独有的。
索科特拉岛气候非常恶劣,气候干燥的原因和沿岸索马里寒流有关,炎热干燥的气候也致使这里生长着全球最奇特的植物。索科特拉岛颠覆了人们脑海中所有对“正常”景色的印象,岛屿景象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或者来自地球远古及未来的某个时期。岛上妇女一生中一般要生育5-10个孩子,有的多达15-20个。岛上还流行近亲结婚的习惯。
萨雅克-北哈萨克斯坦草原与群湖(Saryarka – Steppe and Lakes of Northern Kazakhstan)由库斯塔奈州的诺尔绰姆自然保护区和位于阿克莫拉州的可干尔赞恩自然保护区组成,总面积达450344公顷,是哈萨克斯坦最为重要的湿地保护区。该地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仅100至300毫米(4至12英寸),因而河流并不密集,甚至有许多溪流是季节性的。
在保护区的湖泊区有40多种哺乳动物,其中一半是啮齿动物,如土拨鼠、地松鼠、仓鼠等,有着旱獭、狼以及濒危动物高鼻羚羊等哺乳类,这里的草原为许多植物和大量受到威胁的鸟类以及濒临灭绝的草原高鼻羚羊提供了庇护所。
米基肯达卡亚圣林(Sacred Mijikenda Kaya Forests)是肯尼亚沿海地区11个独立的森林,长约200千米。当地是米基肯达人长期的居住区,包括九个民族。森林居住区防卫森严,表现了当地人同一性、连续性和凝聚力的生活特点。米基肯达卡亚圣林内有很多地点被称为“卡亚”,据介绍,卡亚其实就是定居点的意思,被称为“卡亚”的地方就是米基肯达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卡亚大都建成于16世纪,但在20世纪40年代初被废弃,现在被当地人奉为祖先的居所,并作为圣地受到保护。米基肯达人在十五世纪前一直傍海而居,在葡萄牙人入侵蒙巴萨后,被迫迁移至内陆山上。如今,米基肯达人仍延续着长老制度,而且有少数老人还住在圣林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三清山国家公园(Mount Sanqingshan National Park)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三清山主体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的怀玉山构造快体单元内。
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山势是东、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缓。从山脚至山顶,水平距离5公里,海拔由200米陡增至1816米。三清山街景
黑脉金斑蝶生态保护区(Monarch Butterfly Biosphere Reserve)面积为56259公顷,位于墨西哥城西北部约100公里处密林丛生的崎岖山区。每当秋季来临,数以百万甚或数以千万计的蝴蝶从北美的广大区域返回该地,聚集在这一森林保护区的小块林地上,它们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把树木点缀成了橘黄色,树枝都被这些蝴蝶的重量压弯了。
春季到来时,这些蝴蝶又开始为期8个月的迁徙,飞往加拿大东部然后再返回,在此期间有四代蝴蝶出生和死亡。它们如何找到返回越冬地的道路仍然是一个谜。黑脉金斑蝶是蝶类物种中最大的蝴蝶之一,俗称“帝王蝶”。前足相当退化,短小无爪。秋天返回墨西哥中部后,只会选择栖息在12个森林山区,各自形成族群,当它们在树枝树干上歇息时,会聚集成小团,总数高达数百万,场面相当壮观。
黑脉金斑蝶是通过什么机制指引如此大规模、远距离迁徙的?大多数人此前都认为它们的导向机制存在于大脑中。2009年9月,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弄清楚了指引它们迁徙的生物钟竟然是存在于触须上。
毛里求斯莫纳山文化景观(Le Morne Cultural Landscape)莫纳山,全称是莫纳布拉班特山,是毛里求斯西南角的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座高556米的玄武质岩山,是毛里求斯著名景点之一。莫纳山原本并不出名,19世纪奴隶将此处作为逃脱的隐蔽点后而得到重视。
这里山势险峻,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一直是逃亡奴隶的避难所。由于地处偏僻,树木繁茂而且绝壁环绕,逃奴在这座山的山洞和山顶上建立了小型定居点。通过逃奴的口口相传,莫纳山已成为奴隶争取自由的一个象征。事实上,毛里求斯作为重要的东部奴隶贸易中转站,也被称为“逃奴共和国”,因为大量的逃奴在莫纳山生活。
毛里求斯在历史上是奴隶买卖的重要中途站,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许多奴隶逃到此地藏匿,这是因为莫纳山地形隐蔽、四周都是悬崖,与外隔绝。奴隶们在洞穴和山峰上聚居,建立起小社群。莫纳山由此成为广大奴隶不惜生命寻求自由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