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喀尔巴阡山脉在斯洛伐克境内区域里的木制教堂(Wooden Churches of the Slovak part of the Carpathian Mountain Area)由建于16世纪至18世纪之间的两座罗马天主教堂、三座新教教堂以及三座希腊正教教堂组成,是当地悠久的拉丁文明及拜占庭文明在建筑上的反映。该遗址完好展现了当地浓厚的宗教建筑传统,以拉丁文化与拜占庭文化的融合为特征。马拉暮莱斯的木结构教堂、波兰和乌克兰的喀尔巴阡地区木质教堂、南部小波兰木制教堂
由于各自的宗教习俗存在差异,建筑物在地面设计、内部空间和外观方面风格迥异。这反映了在建期间主要的建筑与艺术流派的发展历程,也反映出各流派针对特殊的地理与文化环境所做出的阐释与改造。建筑内部用油画、顶篷以及其他艺术作品加以装饰,从而更增添了此处遗产的文化意蕴。对着树下的两个人点一下,就可以进入Articular wooden church in Kežmarok教堂,里面非常古朴。
多姆山链 - 利马涅断层构造区(Chaîne des Puys - Limagne fault tectonic arena),位于法国中部,面积2万多公顷,属于火山地貌。包括利马涅断层,多姆山链火山群和塞拉山倒转地形。是西欧裂谷的代表性部分,是在阿尔卑斯山于3500万年前形成后而形成的。这里的地质特征体现了大陆地壳是如何裂开然后塌陷,使得深层岩浆上升并引起地表隆起。该遗产地是大陆分裂的极好例证,大陆分裂是板块构造的5个主要阶段之一。
哈里发的阿尔扎哈拉古城(Caliphate City of Medina Azahara),在阿拉伯人统治伊比利亚半岛的7个多世纪中,无数伊斯兰文明的瑰宝也被留在了西班牙,而阿尔扎哈拉城正是其中之一。该遗产地是一个城市考古遗址,由倭马亚王朝建于公元10世纪中叶,是科尔多瓦哈里发的所在地。经过数年繁荣后,1009-1010年的内战期间摧毁了哈里发国家,也导致了城市的废弃。其遗迹被遗忘了近千年,直到20世纪初被重新发现。这个完整的城市综合体拥有道路、桥梁、水务系统、各类建筑、装饰元素和日用基础设施等。此遗产地展示了现已消失的安达卢斯西方伊斯兰文明在其鼎盛时期的风貌。从这个方向点右边的汽车能进入阿尔扎哈拉古城
巴伯顿·玛空瓦山脉(Barberton Makhonjwa Mountains),位于南非东北部,面积占巴伯顿绿岩带的40%,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结构之一。巴伯顿·玛空瓦山脉代表了历史上保存最完好的火山岩和沉积岩的演替,其历史可追溯至36-25亿年前,当时第一块大陆开始在原始地球上形成。流星撞击后形成的砾岩是这里的特征,这些砾岩是在紧接“重型轰炸”(4.6-3.8亿年前)之后的陨石撞击造成的。
赫德比边境古景观及土墙(Archaeological Border complex of Hedeby and the Danevirke),赫德比的考古遗址由一座包含道路、建筑、墓地的贸易集镇和一个古海港,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初和公元2世纪初期。整个遗迹被丹尼维尔克(Danevirke)防御工事包围,该防御工事是穿过石勒苏益格地峡(Schleswig isthmus)、将日德兰半岛(Jutland)与欧洲大陆其他地区隔开的一条防御线。这里位于南部法兰克帝国与北部丹麦王国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赫德比成为欧洲大陆与斯堪的纳维亚之间,以及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的贸易枢纽。由于考古资料丰富且保存完好,它已成为解读维京时代欧洲经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要遗产。维京人古老的丹尼维尔克防御工事离南日德兰不远,是一个由许多显著的土丘组成的线性防御网。
卡尔哈特古城(Ancient City of Qalhat),该遗产地位于阿曼苏丹国东海岸的卡尔哈特,遗址包括拥有内外城墙的卡尔哈特古城,以及城墙外的墓地。在11-15世纪的霍尔木兹王朝统治期间,卡尔哈特发展成为阿拉伯东海岸的主要港口。如今它已成为阿拉伯东海岸与东非、印度、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贸易联系的独特见证。这片遗址区眼望去大约有方圆1公里多左右,除了比比玛丽亚姆陵和几座小的陵墓和矮墙,其他基本上就是一堆乱石。题图是比比玛丽亚姆陵墓(Bibi Mariam Tomp)。
哈萨绿洲,变迁的文化景观(Al-Ahsa Oasis, an evolving Cultural Landscape),哈萨绿洲地处阿拉伯半岛东部,由花园、运河、泉眼、水井、排水湖,以及历史建筑、城市机构和考古遗址等一系列遗产组成。从留存至今的古堡、清真寺、水井、运河和其他水务系统可以看出,这里代表了海湾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持续人类定居的痕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绿洲拥有250万棵椰枣树。作为一处独特的地理文化景观,哈萨绿洲还是人类与环境相处的典范。秘鲁的绿洲
冰与海之间的因纽特人狩猎场阿斯维斯尤特–尼皮萨特(Aasivissuit – Nipisat. Inuit Hunting Ground between Ice and Sea),此处遗产地位于西格陵兰中部的北极圈内,这里有着4200年的人类历史遗迹。该文化景观见证其创造者对陆地和海洋动物的捕猎、季节性的迁徙,以及保存完好的气候、航海和医学方面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遗产地的特征包括大型冬季营房、驯鹿狩猎遗迹,以及古代因纽特人和因纽特文化的考古遗址。其文化景观包括7个主要地点,从西部的Nipisat到东部冰盖附近的Aasivissuit。它反映了该地区人类文化的复原力及季节性迁移的传统。推近看。这里
朗伊尔城(Longyearbyen),位于挪威属地斯瓦尔巴群岛(Svalbard)的最大岛斯匹次卑尔根岛(Spitsbergen),是该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的居民约有1800人,当中挪威人居多,俄罗斯人次之。朗伊尔城基于其北极圈极北位置,十月末至二月中为极夜,四月中至八月中为极昼。另外,住有30人的新奥尔松(Ny-Ålesund)则是比朗伊尔城更北而人口最稠密的小镇。挪威北角
这里对中国游客是免签的。因为中国政府在1925年曾经签署了一份《斯瓦尔巴条约》国际公约,所以中国公民至今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出入,在无需工作签证的基础上就可以来这里工作。南极
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是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安地斯山脉,湖面海拔高3812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且大船可通航的高山湖泊。面积829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的的喀喀湖海拔高而不冻,处于内陆而不咸。
乌鲁斯人(Uros)的漂流岛漂流是的的喀喀湖上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早至远古,印第安人用香蒲编成小舟或筏子,下湖捕鱼。湖中现在还有几十个印第安人乌罗族居住的“漂浮岛”,它们是用香蒲在湖面堆集而成的人工岛,岛上的居民都以捕鱼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