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肯尼亚在东非大裂谷湖泊系统(Kenya Lake System in the Great Rift Valley),位于肯尼亚裂谷省和中部省,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景色绝美,由肯尼亚裂谷省的三座水位相对较浅的湖泊,博格利亚湖(Lake Bogoria)、纳库鲁湖(Lake Nakuru)和埃尔门泰塔湖(Lake Elementaita)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风景极其优美的湖泊系统,总面积达32034公顷。东非大裂谷的整个形状可画成不规则三角形,最深达2000米,宽30-100公里,全长6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不连续谷。
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湖泊系统地区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有13种鸟类是濒危物种。这里不仅是小火烈鸟最重要的觅食之所,也是白鹈鹕筑巢和繁殖基地。景区内还生活着大量的大型哺乳动物,如黑犀牛、罗斯柴尔德长颈鹿、扭角林羚、狮子、猎豹和野狗等,对研究重大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孔索文化景观(Konso Cultural Landscape)占地面积55平方公里,位于干旱的埃塞俄比亚南方各族州孔索高地,在这片高地上,除了石墙梯田构成的景观外,还分布着人类的定居点。作为人类克服干燥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生存下来的杰出范例,孔索文化景观代表着一个已传承了21代(即400多年)并依然具有活力的文化传统,并展现出各社区的共同价值观、社会凝聚力及其所拥有的工程知识。
孔索文化景观还保存有具有人格化特征的木雕,这些木雕相互组合在一起,代表着受到尊敬的各社区成员,特别是英雄事件,对正处消失边缘的丧葬传统而言,它们是特殊的活生生的见证。矗立在城镇中的石碑则共同构成了一种纪念一代代逝去的领导人的复杂体系。
意大利的伦巴第——权力之地(Longobards in Italy. Places of the Power (568-774 A.D.))由7组重要建筑所组成,包括城堡、教堂、修道院等,分别位于意大利的弗留利(Friuli)、布雷西亚(Brescia)、卡斯特尔赛普里欧—托尔巴(Castelseprio—Torba)、斯波莱托(Spoleto)、坎佩洛南克里通诺(Campello Sul Clitunno)、贝内文托(Benevento)以及蒙特圣安杰洛(Monte San’Angelo)等7座城市。这些建筑物代表着伦巴第人的高度成就。
伦巴第人最初由北欧移居到意大利,公元6世纪至8世纪,他们曾统治过意大利的大片领土,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伦巴第人是日尔曼人的一支,起源于斯堪的那维亚南部。经过约4个世纪的民族迁徙,伦巴底人最后到达并占据了亚平宁半岛的北部。公元773年,查理曼大帝围困并俘获了伦巴德国王狄西德里乌斯(他是查理曼大帝的岳父),征服了伦巴德。公元774年,查理曼兼任法兰克和伦巴德国王,伦巴第人的统治结束。
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Prehistoric Pile dwellings around the Alps)包括分布在瑞士、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六国的史前木桩建筑(又称干栏建筑)遗迹。这些小型定居点建于约公元前5000年至500年。对部分遗址的考古挖掘,已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史前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人民的生活以及人类社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情况的证据。
阿尔卑斯地区的湖岸木桩建筑遗迹的发现,为专家们提供了重现几千年前由农民与牧人构成的早期社会生活景象的可能性。它呈现给人们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湖面上,在木桩支撑、木桥相连的木制平台上,人们盖起房屋,并在其中安居乐业。
截止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鲜有史前遗迹,而且湖岸木桩建筑与其它项目不同,它们完全浸在水下,没有发展旅游的潜力。
布科维纳与达尔马提亚的城市民居(Residence of Bukovinian and Dalmatian Metropolitans)这一遗产是19世纪历史建筑的杰出典范,包括以穹顶十字型为主要造型的神学院教堂、花园及公园为主体的神学院与修道院。这一建筑群体现了拜占庭时期及其以后历史时期对此处建筑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表明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期间东正教的影响力依然强大,反映出了奥匈帝国所持有的宗教宽容政策。从这个大门进去吧
布科维纳与达尔马提亚都主教的居所是位于乌克兰切尔诺夫策的一处建筑群,修建于1864年至1882年期间,当时布科维纳被奥地利帝国统治。建筑群主要包括过去布科维纳都主教们的住宅、教堂、修道院和庭园。现在建筑群成为了切尔诺夫策大学校舍的一部分。
喀斯和塞文--地中海农牧文化景观(The Causses and the Cévennes, Mediterranean agro-pastoral Cultural Landscape)占地302319公顷,位于法国中南部山脉与深谷交错的地区,农牧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纽带在这一地区得到了展现,特别是在这一地区夏季上山放牧时,羊群走的山路更是这一纽带的直接反映。景区内的村庄以及喀斯梯田上的坚固的石头农舍体现了11世纪大修道院组织形式。洛泽尔山也位于景观区内,是最后几个还在实行夏季游牧的地区之一。
塔尔恩峡谷(Gorges du Tarn)是塔尔恩河在勒罗奇耶(Le Rozier)和圣埃尼米(Sainte-Enimie)之间的称呼,这段占该河总长度约三分之一,位于该河的上游,米约东北,全长35千米。塔尔恩峡谷是由塔尔恩河冲洗出来的,塔尔恩河在这里穿过由多层石灰岩和泥灰岩组成的塞文山脉。塔尔恩峡谷有非常狭窄和陡峭的地方,也有很宽的谷地。同时在地下也有冲出来的山洞。其它在险要的地方建造有一些城堡,其中一些已经是废墟了。塔尔恩峡谷街景
伊朗波斯花园(The Persian Garden)由分布在9个省份的9座园林共同组成。它们一方面体现了自公元前6世纪居鲁士大帝时期以来形成的波斯园林设计原则,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波斯园林为适应各种气候条件而发展出来的多样风格。楼台、亭榭、墙垣以及精密的水流灌溉系统是园林的重要特征。波斯园林对印度及西班牙园林艺术都产生了影响。
在波斯园林中,庭园中栽培果树与花卉,凉亭和回廊环绕其间。波斯人喜好绿荫树,认为树顶的高度可以让他们更加接近天堂,因此将绿荫树密植在高大的围墙内侧,以获取独占感,同时也用于防御外敌。水是生命的源泉,按照伊甸园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神话,生命中的四条河流,因此波斯园林的特征就是以四条河分成的十字形水系布局。河边绿树成荫、穹顶建筑掩映其中,象征天堂和尘世的统一。
波斯园林的主要设计理念突出了对伊甸园及琐罗亚斯德教四大元素——天空、水、大地、植物的象征意象,因此他们的所有园林都分为四个部分,并且水在园林的灌溉与装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九座园林分别建设于不同时期,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下面一一详细介绍。
瓦迪拉姆保护区(Wadi Rum Protected Area)占地74000公顷,由一系列形态各异的沙漠景观由狭窄的峡谷、天然拱门、高耸的峭壁、坡道、巨型滑坡和洞穴所组成。保护区内的岩画、碑文和考古遗迹显示了人类在过去12000年的时间里在此生活以及与自然环境互动的证据。25000个石刻与20000个碑文为追溯人类思想的发展及早期字母的演变提供了可能。遗址展现了该地区牧业、农业和城市活动的发展。
瓦迪拉姆沙漠拥有一系列高耸的岩层、悬崖、拱形结构和峡谷。这里是典型的纯沙沙漠,风化的巨大岩石如同城堡,为平缓的线条增加了跳跃的变化。瓦迪拉姆沙漠并非真的像一眼看上去的那样沉寂。仔细观察,会在沙地上寻到阿拉伯大羚羊以及骆驼、狐狸和鹰的脚印。约旦皇家自然生态保护协会也在这里为阿拉伯大羚羊建立了一个自然保护区。题图的天然拱门(Jabal Umm Fruth Bridge)在这里。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gzhou)总面积3322.88公顷,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数百年来,西湖景区对中国其他地区乃至日本和韩国的园林设计都产生了影响,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形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并传承发展至今。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有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绕湖一周约15公里。山水与人文交融是西湖文化景观的一大特色。
西湖是著名的城市湖泊,面积约6.39平方公里,湖岸周长约15千米,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最深处在5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湖南北长3.3千米,东西宽2.8千米。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湖街景
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线路(Birthplace of Jesus: Church of the Nativity and the Pilgrimage Route, Bethlehem)自从公元二世纪以来,就被基督教传统认定为耶稣的诞生地。公元339年在此建成第一座教堂,公元6世纪的火灾后在此基础上重建的教堂保留了原有建筑精美的马赛克地板。这一遗产地还包括拉丁、希腊东正教、方济会和亚美尼亚修道院和教堂,以及钟楼、露台花园和一条朝圣路线。耶稣安葬的地方
伯利恒之星洞是圣诞教堂中最具宗教和历史意义的部分。相传耶稣当年就出生在这个长13米、宽3米的地下岩洞中的一个泥马槽里。后来,泥马槽被人用银马槽所替代,再往后,银马槽又被换成了一个大理石圣坛,上面镶嵌着一枚空心的14角伯利恒银星以表示耶稣出生的具体位置,并镌刻着拉丁文铭文:圣母玛利亚在此生下基督耶稣。银色的星标志着耶稣出生的地方(题图)。释迦牟尼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