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罗马万神殿(Pantheon)又译万神庙、潘提翁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公元80年的火灾,使万神殿的大部分被毁,仅余一长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岗岩石柱16根,这一部分被作为后来重建的万神殿的门廊,门廊顶上刻有初建时期的纪念性文字,从门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圆柱仍可看出万神殿最初的建筑规模。罗马万神殿的前庭罗通达广场,中央竖立着高大的尖顶方碑的喷水池,方碑基座雕有古罗马神话场景。罗马万神殿街景
现今所见的万神殿主体建筑是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0-124年所建,穹顶直径达43.3米,顶端高度也是43.3米。穹顶中央开了一个直径8.9米的园洞,可能寓意着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种联系。这是一个宽度与高度相等的巨大圆柱体,上面覆盖着半圆形的屋顶。拉斐尔等许多著名艺术家就葬在这里,葬在这里的还有意大利君主专制时期的统治者。
法国阿尔勒是欧洲古代城市向中世纪文明过渡的一个范例,这里到处是令人难忘的罗马纪念遗迹。其中最早的建筑竞技场、罗马剧场和隐柱廊(地下走廊)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阿尔勒经历了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第二个黄金时代,公元46年,Arles在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统治下成为退休军人定居城市。君士坦丁公共浴场(Baths of Constantine)和阿利斯堪普斯(Alyscamps)的墓地是这一时期的见证。这个是阿尔勒城古代剧场,想进去玩玩吗?点一下围墙里面就能进去。这是阿尔勒竞技场,很像罗马竞技场吧。
荷兰著名的后期印象派画家梵高,他的一生中最辉煌的创作盛期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给阿尔勒、也给世界留下了三百多幅艺术杰作。运河上的梵高吊桥(Pont Van Gogh),这座吊桥在1960年重新整修复原,虽然与最早的形态略有差异,但还是可以让人立刻联想到梵高的那幅名画。阿尔勒是欧洲古代城市向中世纪文明过渡的一个范例。圣特罗菲姆教堂(Saint-Trophime)是普罗旺斯地区众多的罗马式古迹之一。
塔拉科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Ensemble of Tárraco)塔拉科现称塔拉戈纳,公元前218年罗马人在此筑城,曾是罗马帝国的军事要塞,除西泽大帝以此为进军罗马的基地,奥古斯汀大帝更在城中住了两年,令该城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塔拉科分为新、旧城。旧城建在可以俯瞰地中海的一座山丘上,其三面为巨大的城墙所围绕。目前城内仍有许多罗马时代的遗迹,如当时修建的城墙遗址尚存约550米,并有两座巨大的石门和3座塔楼遗址。
塔拉科是加泰罗尼亚古罗马建筑最多的一个城市。西皮奥塔(Scipio's Tower)是一座建于公元前后的坟墓。古罗马竞技场(Circo Romano)是西欧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竞技场之一,建于公元1世纪晚期,专门用于战车比赛。古罗马神庙建于公元1世纪。原址上后来建造了大教堂,在大教堂的回廊中,可以看到神庙的一部分遗迹。
梅尔多采石场中心立有一枚形似方尖碑的石针,是当年采掘工程的遗迹。采石场的街景也可以穿越到山上去,你试试看。总督府(Pretori)最初是大区中心广场的一角,中世纪时被改建为塔楼。殖民地中心广场(Forum de la Colonia)位于古城墙内东北端,包括元老院、一个有门廊的广场和一排小店铺。有很多遗迹还被埋在其他建筑下面没有挖掘。地中海观景台(Balcón del Mediterráneo)好漂亮。
柏林的博物馆岛(Museumsinsel (Museum Island), Berlin)的建筑群是一组独特的文化遗产。岛的最南端紧邻宫殿大桥和柏林大教堂的是建于1830年的老博物馆(Altes Museum),是博物馆岛上建的第一个博物馆。在它前面伸展着卢斯特花园。最北端是始建于1841年的新博物馆(Neues Museum)和老国家艺术画廊(Alte Nationalgalerie)。面向西侧的是佩加蒙博(Pergamonmuseum),最外侧的是博德博物馆(Bodemuseum),兴建于1897年~1904年之间。点一下前面就能进入老博物馆(Altes Museum)、点一下广告牌就能进入Museum für Islamische Kunst
这组经过百年历史建造完善起来的博物馆群体建筑在二次大战中70%以上被毁,二次大战之后,东西柏林分裂,博物馆中的藏品也被分散在东西柏林多处。要对博物馆进行重新修复,并将以前的藏品大部分物归原处,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点一下对面的房子就可进入佩加蒙博物馆
这里好几个博物馆都可以用街景进到里面,洒家进去转了一圈,里面的过道非常狭窄,但藏品真的多得让人目不暇接啊。
南厄兰岛的农业风景区(Agricultural Landscape of Southern Öland)是瑞典的第二大岛(最大的是哥特兰岛),虽然早在石器时代(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800年)岛民就开始耕作土地,但至今土地的使用基本都没有太大变化。农业和畜牧业仍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风车也算是厄兰岛的另外一个标志,全岛原有2000架风车,现存400多架。好漂亮的风车。
中世纪时期(公元1100年—1400年),厄兰岛上的土地被分为村庄用地、耕地和草场。这里的村庄多为线形。每块农田均朝向村庄内的主干道,农田的宽度是计算农田主在村庄中占有多大份额的主要依据。农田四周通常被具有典型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建筑包围围。
在厄兰岛上保存着一块10世纪左右的维京石。史前巨石文化(Ales stenar)在厄兰岛上也有几处,与英国的巨石阵不同,厄兰岛上面鲜有山岳,从什么地方搬运来的这些石头无可考究,而惊异的是各地文化起源近似处。这一组石头共有59块,可能是1400年前竖立的,石头呈船型排列。从这里过去,要走较远的距离,能直接走到巨石阵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