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伊朗恰高·占比尔(Chogha Zanbil Ziggurat)古建筑约有近3000年历史,属埃兰时期建筑,主要由宫殿、陵墓和祭祀建筑组成,大部分建筑严重损毁,现存祭祀殿主要建筑材料为土坯和砖结构,砖上存有大量楔形文字。
恰高·占比尔是埃兰王国圣城的遗址,它约建于公元前1250年,摆在遗址处的几千块还没用过的砖说明,在遭到阿舒尔巴尼帕尔的侵略后,恰高·占比尔还没有完全建成。这块遗址占地面积约为250英亩,如今这块古代城市的废墟,仍然耸立于地面,高达82英尺。据悉,在温塔舍·纳皮尔时期,该城市的高度曾经达到了170英尺。
耶路撒冷圣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是耶稣基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圣墓其实是一个石洞,稍为狭小,不足2米宽。从西元4世纪开始,教堂即已成为一处朝圣的重要目的地。
据《圣经》记载,基督教救世主耶稣传教时,遭祭司和贵族所嫉恨,被犹太教当局拘捕,送至罗马总督彼拉多处,后判为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3天复活,40天后升天。耶稣诞生地
4世纪初,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至耶路撒冷,下令在耶稣蒙难和埋葬处,建造一座教堂,即后来的圣墓大教堂。因大教堂地基一部分为耶稣墓地,故奉圣墓大教堂为圣堂。点一下对面那对穿红黑的男女,就能走到圣墓教堂面前。
印度桑吉佛教古迹(Buddhist Monuments at Sanchi)由一组佛教建筑群构成,包括巨石石柱、宫殿、庙宇和寺院。这些建筑的历史大多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下来。在12世纪前这里一直是印度佛教的教理中心,目前它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圣地。
桑奇大塔(The Great Stupa at Sanchi)是阿育王开始建造的,经过几代续建而成。为半球形建筑,直径约为36.6米,高约16.5米。毫无疑问,桑吉佛教遗址是印度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对培育、发展、发扬佛教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伊钦·卡拉内城(Itchan Kala)是一座古老的希瓦绿洲的内城,由10米高的砖墙保护着,它是通往伊朗的沙漠中商队的最后一个驿站。尽管只有很少的一些古老纪念性建筑保存在那里,但它依然是中亚保存完好的穆斯林建筑群中的典范,其中著名的建筑如德尤马清真寺、陵墓以及19世纪初由阿拉-库里可汗修建的两座辉煌的宫殿。
希瓦古城建立于公元4世纪,历史上是旅行商队的必经驿站,16世纪时为希瓦汗国都城。伊钦内城全长650公尺,宽400公尺,是独特的伊斯兰城区和文化博览城。随处可见装饰着马赛克、大理石和珍稀木材的重要建筑遗迹。这些古迹与干打垒和土坯平顶房共同勾画了一道传统的建筑风景。
范围宽广的奇基托斯耶稣传教区(Jesuit Missions of the Chiquitos)遗址位于圣克鲁斯省境内的西南部。耶稣会的一些教士由于受到16世纪哲学家关于“理想城市”观念的影响,所以在1696年到1760年间建立了六个当地基督教徒聚居城,城中的建筑完美地结合了天主教风格和当地的传统。
这六处遗址分别是圣弗朗西斯科哈维尔(San Xavier)、康塞普西翁(Concepción)、圣阿尼娅(Santa Ana de Velasco)、圣米格尔(San Miguel de Velasco)、圣拉斐尔(San Rafael de Velasco)和圣霍斯(San José de Chiquitos),它们是奇基托斯地区当时盛况的最鲜活展示。
各个城堡之间由公路相连接,同时也有发达的铁路相通。这里的平均海拔高度大约是500米,这些城堡代表了在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兴起的耶酥传道会的发展演化历程。这块受到特殊保护的领域只允许当地土著人口的出入,因此也只有当地人才有权享受到大规模的政治和宗教独立运动。巴拉圭也有塔瓦兰格的耶稣和巴拉那的桑蒂西莫-特立尼达耶稣会传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