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布鲁尼岛(Bruny Island)是澳大利亚的一座岛屿,面积为322平方公里,位于塔斯马尼亚州东南沿海,和塔斯马尼亚本岛之间由让·恩特卡斯特克斯海峡分隔开。岛和海峡的名字都来自于法国探险家布鲁尼·让·恩特卡斯特克斯(Bruni d'Entrecasteaux)。
从地理上看,布鲁尼岛实际由两座岛屿组成,北布鲁尼和南布鲁尼,两者之间通过一个狭长的沙质地峡连接起来。岛上居住点之外的区域为牧场和大片的桉树森林。布鲁尼岛最漂亮的地方就是颈部山(The Neck Lookout),也就是上图所在位置。
贝特沙瑞姆大型公墓—犹太复兴中心(Necropolis of Bet She’arim: A Landmark of Jewish Renewal)这片由一系列墓穴组成的遗产地位于耶路撒冷城外。这里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不断发展,在第二次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革命失败后,这里成为犹太人的主要墓葬地。这些位于海法东南部的墓穴是一个由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希腊语铭文及其它艺术形式构成的艺术宝库。
公元135年后,古犹太人在族长拉比犹大的领导下实现犹太复兴,这片遗产地正是这一时期历史的独特见证。从这里可以一直走上去
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景观(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遗址体现了康沃尔郡和西德文郡对于英国其他地区工业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该地区对全球采矿业产生的深远影响。康沃尔的技术体现于出口到全世界的发动机、动力车间和采矿设备。康沃尔郡和西德文郡是采矿技术迅速传播的中心地带。19世纪60年代,该地区的采矿业逐渐衰落。这附近就是矿区遗址之一
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在18、19世纪时是煤矿区,这里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锡、铜产地。2006年包括10处的矿区(康沃尔9处和西德文1处)遗址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看这里,这是一大片矿区啊。矿的右边,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伊甸园工程(Eden Project)
这片广大的遗址区域由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自1700年至1914年以来的最具真实性和历史性的景观组成。这个遗址从十方面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连贯的文化景观,并且作为从18世纪到20世纪金属矿物整体开采的一部分,拥有较高的一致性。该遗址内的大量遗迹是对于康沃尔和西德文郡在英国工业革命当中巨大贡献的提醒,在此期间这些遗迹对于工业和社会产生了最显著的影响。
圣米歇尔山(Mont-Saint-Michel)是天主教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是法国著名古迹,位于芒什省一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小岛呈圆锥形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岛。公元8世纪,枢机主教奥贝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等。
圣弥额尔山建成后,它不仅是善男信女的朝圣之地,也是人们旅游的理想场所。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围墙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因为每次只要坚守半天,势如奔雷的涨潮就会淹没通往陆地的滩涂,为爱国者们赢来宝贵的半天休息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惟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圣米歇尔山街景,可以一直走到里面去。
乔治铁桥区(Ironbridge Gorge)是工业革命的象征,它包含了18世纪推动这一工业区快速发展的所有要素,包括矿业和铁路工业。附近有1708年建成的煤溪谷的鼓风炉,以纪念此地焦炭的发现。连接铁桥峡上的桥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制成的桥,它对科学技术和建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英国大铁桥(Iron Bridge)建于1779年,是一个拱形结构,跨度一百英尺,高52英尺,宽18英尺,全部用铁浇铸,有好几百吨重,重量与罗德岛的巨人像可相抗衡。到桥底下看看
这一地区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有5个。煤山,是公元18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铁桥区,是公元18世纪采矿和冶金活动区。草河谷,在什罗斯发运河附近,这里有矿井和高炉。杰克山庄,是塞文河南岸的小镇,以采煤、开发瓷土和搬运业为主。煤港,在塞文河北岸,以烧制瓷器而闻名。铁桥谷发电厂(Ironbridge power stations)。湖南常德火电厂也有这样的东西:在这里。德国的弗尔克林根钢铁厂附近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