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奥卡万戈三角洲(Okavango Delta)别名为“奥卡万戈沼泽”,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大部分水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而流失。每年大约有11立方千米的水灌溉1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多余的水会流入恩加米湖。该地区曾经是马卡迪卡迪湖的一部分,该湖泊在全新世早期几乎全部干涸。
奥卡万戈河被人们描述为“永远找不到海洋的河”,它位于卡拉哈里沙漠北部边缘地区的一块独一无二的绿洲上。来自安哥拉高地的雨水汇集形成汹涌的洪流,由奥卡万戈河流经喀哈拉里沙漠后,携带着横越纳米比亚,最终倾入三角洲。它们四处流散,在两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形成数以万计的水道和泻湖。
南汉山城(Namhansanseong)原是2000多年前高句丽时期的土城,经多年的翻修加固,终于在朝鲜时代光海君(1621年间)得以最终建成。整个城郭周边高而险,中间则低平易守。城分为内外城,周长9.05公里,高3-7.5米,东西呈长方形状。有4个门及6个暗门,指挥官兵的守御将台设于城内高地。城内曾建有国王避难时的行宫及各种设施,但都未能保存下来。1636年,丙子胡乱时,仁祖李倧曾在此避难四十六日,因此南汉山城可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遗址。
守御将台是为了监视敌人、观察周边情况而建造的2层木造建筑。它是南汉山城中建造的4座将台(为指挥军队而在高处砌造的建筑)中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建筑物。南汉山城的行宫在国家发生战争时替代都城作为避难地使用。与其他行宫不同,这里拥有处理国家事务的各种设施,并设有宗庙和社稷场所。这里作为可以窥察朝鲜时代行宫制度的遗址,具有极高的价值。
汉密吉伊坦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Mount Hamiguitan Range Wildlife Sanctuary)建立于2003年,占地3834公顷,高于海平面75至1637米,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提供了天然的生存环境。保护区的不同高度适宜不同动植物的生存,因而在这里可以发现一系列濒临灭绝的、地方性的和罕见的动植物。
据统计保护区的山地林拥有462种植物、龙脑香科森林338种、苔藓森林246种等,为动物的栖息提供了理想场所。目前保护区内已认定的濒危脊椎动物11种,此外,还栖息有5种濒临灭绝动物、27种罕见动物、44种地方动物和59种重要经济物种。
波弗蒂角纪念土冢(Monumental Earthworks of Poverty Point)由五座土冢、六个同轴半椭圆的山脊(外径超过804米,其中一个属北美最大的土垒之列)和一个中央广场组成,占地面积910英亩,被誉为北美上古时期最大的仪式场地和土垒。是存在于数千年前的史前狩猎-采集社会的宏伟遗迹。这一人造景观在当时堪称地球上规模最庞大、建造最精巧的建筑;这种特殊形式的建筑群是任何其他地方都还未曾复制过的。
波弗蒂角纪念土冢并不是一次性建成的,用了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建成,建造的用途尚不明确,可能作为居住场所、贸易中心或者宗教仪式场所使用。有文献认为纪念土冢是公元前3700年至公元前3100年作为猎人和渔夫的居住之地和宗教仪式场使用。这一历史遗迹可以说是北美土垒建筑的杰出代表,至少在2000年内未被超越过。波弗蒂角纪念土冢街景提示:可以一直走到土冢顶上。卡俄基亚土墩群、蛇冢
吉达古城—通向麦加之门(Historic Jeddah, the Gate to Makkah)遗址位于红海东岸,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印度洋贸易之路将货物输往麦加的重要港口,同时还是穆斯林经海路赴麦加朝圣的必经之路。贸易与朝圣的双重作用使古城发展成为一座繁荣的多文化中心。风格独特的建筑包括19世纪晚期,商界名流借鉴红海海岸珊瑚建筑传统建造的塔式房屋,反映了贸易之路带来的影响和工艺风格。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这里是红海地区的贸易中心,林林总总的小商铺、传统的白石灰石墙壁和凸出的木结构窗棂建筑群构成吉达老城的独特景观。吉达古城的楼房一般为三、四层高、平顶,正门上部呈拱形或者尖拱形。门户则用木材制成,上面雕有沙特传统图案;建筑物外墙绝大部分涂成白色。
这些楼房最主要的特点是所有的窗户和阳台都用以木条拼成的屏风遮挡,没有玻璃。木拼图形随主人的经济状况而定,或繁或简。这种窗户既通风又遮光,又能保护主人的隐私;房屋的主人,特别是女主人可以自由地站在窗前向外眺望,而不必担心被外面的人看到。为了保护吉达地区这些独有的建筑物,沙特政府规定任何人不许私自拆毁,即使产权属于私人,并定期拨款分批进行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