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达姆施塔特的玛蒂尔德高地(Mathildenhöhe Darmstadt),达姆施塔特艺术家村位于德国中西部达姆施塔特市的制高点玛蒂尔德高地上,由黑森大公路德维希(Ernst Ludwig)创建于1897年,是当时建筑、艺术和手工艺领域新兴改革运动的中心。这里的建筑由其艺术家成员设计,用作实验性的早期现代主义生活和工作环境。随着在1901、1904、1908和1914年接连举办的国际展览,艺术村不断扩张。如今,早期的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迹,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工艺美术运动和维也纳分离派的影响。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
该遗产地包含2个组成部分,共23处遗产点。第一部分为婚礼塔(1908年)、展览厅(1908年)、梧桐林(1833年,1904-14年)、抹大拉的玛丽亚俄罗斯小教堂(1897-99年)、百合池、戈特弗里德•施瓦布纪念雕塑(1905年)、凉棚与花园(1914年)、“天鹅殿”凉亭(1914年)、恩斯特•路德维希喷泉,以及为达姆施塔特艺术家村和国际展览而建造的13处艺术家住宅与工作室。第二部分是为1904年展览建造的、由3部分组成的建筑群。Exhibition grounds 1904
特伦甘纳邦的卡卡提亚王朝卢德什瓦拉(拉玛帕)神庙(Kakatiya Rudreshwara (Ramappa) Temple, Telangana),位于特伦甘纳邦海得拉巴市东北约200公里处的帕拉姆佩特村。它是一个由围墙围绕的建筑群中的主要湿婆神庙,建于卡卡提亚王朝(公元1123-1323年)鲁德拉德瓦(Rudradeva)和鲁德拉(Recharla Rudra)统治时期。这座砂岩神庙始建于公元1213年,据信施工持续了约40年。神庙
其特点是由花岗岩和大理岩雕刻而成的梁柱,和一个独特的、金字塔形状的屋顶塔(水平阶梯塔)。塔由被称为“浮砖”的轻质多孔砖搭建而成,从而减轻了屋顶结构的重量。拉玛帕神庙的雕塑具有很高艺术水准,形象地展示了当地的舞蹈习俗及卡卡提亚文化。神庙位于林木茂盛的山丘和农田之中,靠近拉玛帕湖(卡卡提亚时期建造的水库), 建筑环境的选择遵循达摩经文中的思想和实践,即神庙的建造应成为包括山丘、森林、泉水、溪流、湖泊、集水区和农田在内的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岗卡章森林保护区(Kaeng Krachan Forest Complex),位于泰纳塞林山脉的泰国一侧,是沿着马来半岛呈南北方向延伸的花岗岩和石灰岩山脊的一部分。该遗产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印度支那和苏门答腊动植物群区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植被以半常绿/旱常绿和湿润常绿林为主,混有落叶林、山地林和落叶龙脑香林。据报道,这里发现了许多地方性和全球性濒危植物物种,与2个重点鸟区重叠,以鸟类物种多样性闻名,其中包括 8个全球濒危鸟类物种。该遗产地是极度濒危的暹罗鳄、濒危的亚洲野犬、爪哇牛、亚洲象、缅甸陆龟和靴脚陆龟的家园,这里还生活着几种易危鸟类和哺乳动物。值得关注的是,这里也是8种猫科动物的栖息地:濒临灭绝的孟加拉虎和渔猫、近危的豹和亚洲金猫、易危的云豹和纹猫,以及丛林猫和豹猫。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卫星上看得清清楚楚,快去看看吧。
日本北部的绳纹史前遗址群(Jomon Prehistoric Sites in Northern Japan),由北海道南部和东北地方北部的17个考古遗址组成,覆盖从山区和丘陵到平原和低地、从内陆海湾到湖泊河流的多样化地理环境。它们见证了进入农耕社会之前就已定居下来的绳纹文化及其复杂的精神信仰体系和仪式在过去一万多年的发展。
该遗址群还展现了从公元前13000年左右发展起来的以狩猎-捕鱼-采集为基础的定居社会的产生、发展、成熟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这里有绳纹人精神信仰的承载实物,如漆壶、有足印的泥板、著名的目镜粘土俑(dogu),以及包括土垒和直径超过50米的大石圈在内的仪式场所。这一系列遗迹展示了罕见的农耕前定居社会从出现到成熟的极早期发展。
题图是三内丸山遗址 Sannai Maruyama Site,号称全日本规模最大的村落集散地,距今约5500年至4000年。自1992年开始进行发掘工作,已发现大量的竖穴式住居和堀立柱状建筑等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