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历史名城梅克内斯(Historic City of Meknes)是穆拉比兑人于公元11世纪建造的一个军事城市,在阿拉维特王朝的缔造者苏丹穆莱·伊斯玛统治时成为国家首都(1672-1727年)。苏丹将梅克内斯建设成为一个雄伟的西班牙-摩尔风格城市,四周有高墙和巨大的门。1世纪前后罗马人曾在梅克内斯城以北30千米处扩建了名为瓦卢比利斯的古城,留下了许多重要遗迹。直到公元4世纪,梅克内斯一直是繁荣的定居点。
梅克内斯的世俗建筑富有新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的风格。古城的宗教建筑众多,这些教堂均建于公元十六到十八世纪,内部装饰华丽,绘画精美,表现了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现存的古代民用建筑中有很多修建于十七到十九世纪。建造于二十世纪初的民用建筑则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或新古典主义风格。
拉文纳早期基督教名胜(Early Christian Monuments of Ravenna)5世纪时拉文纳是罗马帝国的所在地,后来一直到8世纪它又成为拜占庭意大利的所在地。城中拥有独特的早期基督教马赛克藏品以及建筑。普拉西狄亚陵墓(Mausoleo di Galla Placidia)、尼奥尼安洗礼堂(Battistero Neoniano)、圣阿波利纳雷诺沃基督教堂、狄奥多里克陵墓(Teodorico Mausoleum)、但丁之墓(Tomba di Dante)
圣维塔莱教堂(San Vitale)建于公元521年至547年,是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为纪念拉文纳光复,下令修建的。圣维塔莱教堂平面呈八角形,属于“集中式”的建筑结构:一个八面形的主体建筑被普通的垂直与水平的拉刮线脚所划分。
圣阿波利纳雷诺沃教堂(Basilica of Sant'Apollinare Nuovo)始建于公元5世纪东哥特王国时期,马赛克也是那个时代留下的,所以也有一幅无须基督图案。阿里乌派洗礼堂(Battistero degli Ariani)是公元5世纪晚期所建,也是至今尚存的极少数阿里乌派遗迹之一。
蒙特城堡(Castel del Monte)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建于1229年到1249年左右的一座八边形的城堡,素有“意大利最美的城堡”之城。它的形象被刻在意大利的一分钱欧元的背面。蒙特堡的平面图,完全对称的八边形,正对任何一面看过去都是这样的形状,简单大气。
1249年,腓特烈的私生女维奥兰特(Violante)在此举行婚礼。但后来城堡用作监狱,它的外墙有2.55米厚,内墙有2.41米厚。后来在17世纪被遗弃,城堡的一些大理石和雕刻被抢走,牧羊人和土匪也曾经以此为家。1876年城堡为国家所有。来,走近蒙特堡看看
蒙特堡建在一座530米高的山丘上,它的八个侧面的长为16.5米,有8个角,角上有8座八边形的高25米的塔。从外面看起来非常封闭而牢固。城堡内部有一座八边形的庭院。蒙特堡是一座到处有8的建筑,首先它是一座八边形的建筑,有8座塔,每层有8个房间等等。在一些神秘理论中,8代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无限,或是宇宙力量的基础。
意大利还有一个镇也叫做蒙特堡(Castel del Monte),该镇总面积58.02平方公里,人口490人。
伯利兹堡礁保护区(Belize Barrier Reef Reserve System)是伯利兹海岸的一系列珊瑚礁的统称,属于中美洲大堡礁的一部分,是仅次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亚堡礁(New Caledonia Barrier Reef)的世界第三大珊瑚礁生态系统。整个堡礁分布在离岸300米-70公里的伯利兹近海范围内,堡礁呈南北走向,长度约300公里。
伯利兹堡礁主要由格洛弗礁、灯塔礁、斯内夫群岛等三大珊瑚环礁在内的450多个珊瑚岛、沙洲和暗礁组成,海岸和珊瑚礁之间形成了一个宽20-25公里、平均深度2-3米的巨大的海洋泻湖。世界上最著名的大蓝洞就位于灯塔礁的中心,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洞穴被海水淹没,珊瑚礁在其基岩上发育,蓝洞深度达到124米。
魏玛和德绍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Bauhaus and its Sites in Weimar and Dessau)始建于1919年,是包豪斯的第一个居住点,当时它与皇家艺术学院同在一起。1996年,由亨利设计的早期风格的德绍的包豪斯及其遗址(现在是魏玛-包豪斯大学的所在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所谓“包豪斯风格”实际上是人们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另一种称呼。称为“包豪斯风格”是对包豪斯的一种曲解,包豪斯是一种思潮,而并非完整意义上的风格。“包豪斯”是德文Bauhaus的音译,原是1919年在德国威玛成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的名称。该校创办人及首任校长,是著名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庇乌斯,他别出心裁地将德文Hausbau(房屋建)一词调转成Bauhaus来作为校名,以显示学校与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机构的区别。
1931年落成的纽约帝国大厦仅用四方的金属框架结构便支撑起一座102层的摩天大楼,它的出现既得益于建筑设计观念挣脱了古典装饰的羁绊,又得益于新的建筑材料被科学地运用。1958年,纽约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落成,它是包豪斯那位带领学生流亡的校长米斯设计的。从此,现代城市出现了高楼林立的景象,这种景象接着又成为了一座城市国际化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