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澳大利亚豪勋爵群岛(Lord Howe Island Group)是一座典型孤立的海洋群岛,由7百万年前的海下2000多米深处的火山喷发而形成。岛上只允许同时容纳400个游客,自行车是四处游玩的最佳工具。
相传,毫勋爵群岛是由英国海军军官亨利李奇伯德首先发现的,当时的军队经常路过这个岛屿,后来,许多运载货物的船只及捕鲸船只成为此地的常客。1882年,澳大利亚政府调研组光临于此。1833年第一批居民在此定居开始,到1853年时,人口数为16,而今,毫勋爵群岛上的常住居民为300余人。
阿尔及利亚杰米拉(Djémila)早在史前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足迹。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城市中随处可见古人类留下的遗迹。
杰米拉城内有许多著名的古迹,如建于二世纪上半叶的厕所、公共浴室、塞维鲁家族的宗庙及农神庙,建于公元216年的卡拉卡拉拱门、容纳3000人的歌剧院(剧场)。以及二世纪末在城南建造了纪念罗马塞蒂米厄斯王朝的庙宇(Severan Temple)。这座庙宇三面被圆柱和檐廊环绕,院内为举行仪式的地方。这些古迹记述了杰米拉曾有的文明和辉煌。
美国卡俄基亚土墩群历史遗址(Cahokia Mounds State Historic Site)是城市形成前,人们停止迁移而建造的简易住所,是未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早期社会结构的雏形。
大约在公元700年这里生活着代表林地文化的印第安人,大约在公元900年这里成为了的代表密西西比文化的地区中心,周围散布着许多卫星城市。大约400年后这里的人口开始下降,最终在公元1500年被废弃。蛇冢
他们建造了100多个土墩,其中87个已经载入文献。据估计这些勤劳的人们为了修造这些土墩用箩筐动用了5000万立方英尺的泥土,例如,僧侣墩(Monk's Mound)占地14英亩,分4层,100英尺高。在这个土墩之上,原来还有一个50英尺高的大型建筑。僧侣墩是在美洲大陆上最大的土建筑,它当时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的明证。波弗蒂角纪念土冢、丹麦耶灵墓地
利比亚塞卜拉泰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Sabratha)主要的建筑物多建于公元2世纪到3世纪,此时,塞卜拉泰城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邻海而建的大剧院(Sabratha Theatre)是这些建筑中的杰作,它一共有三层,每层都用巨大的圆柱支撑,剧场内还饰有白色和粉色大理石浮雕。昔兰尼遗址、莱普帝斯马格纳(大雷普提斯)遗址、塞布拉塔遗址,这三处遗址先后见证了迦太基、古希腊、古罗马、拜占亭时期的兴衰。
在普尼卡人统治时期,为了防止异族人的侵挠,塞卜拉泰周围建立起坚固的城墙,到凯撒大帝时期该城逐步繁荣起来。公元138到161年,塞卜拉泰升格为区级,城市建设进一步得到发展。在此期间,采用精美的希腊大理石修筑了许多新的建筑,如建于公元2世纪的塞拉皮斯神庙以及大力神庙。公元363年,阿斯图里亚尼斯人入侵,城市遭到严重毁坏,朱庇特神庙等一大批建筑受到破坏。
利比亚大雷普提斯考古遗迹(Archaeological Site of Leptis Magna)方圆约2.5平方公里,被认为是地中海地区保存得最好的古罗马城市遗址。腓尼基港口城市大雷普提斯始建于公元前一世纪,它是当时与加达梅斯城之间进行贸易的主要桥梁。和其他的港口城市(如塞布拉塔)一样,它的命运也同样掌握在当时的统治者手中。昔兰尼遗址、莱普帝斯马格纳(大雷普提斯)遗址、塞布拉塔遗址,这三处遗址先后见证了迦太基、古希腊、古罗马、拜占亭时期的兴衰。
至今为止已有300多处古迹已被发掘出来,其中包括公共浴池、占地一公顷的学术论坛、港口、神庙、集市以及大剧场等。这些古迹大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其中能容纳15000人的圆形大剧场的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成千上百的雕件和镶嵌图案被转移到的黎波里的博物馆里保存起来。遗憾的是,当时古罗马人修建的大型防洪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已无法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