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迪亚巴克要塞和哈乌塞尔花园文化景观(Diyarbakır Fortress and Hevsel Gardens Cultural Landscape)自古希腊时代起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中心区,后经历了古罗老马时期,萨桑王朝时期,拜占庭时期阿拉伯帝国时期、奥斯曼帝国时期一直延续至今。
这片文化遗产区包括被称为“艾科力”(Ikale)的亚米达土城(内城),5.8公里长的迪亚巴克城墙,包括城楼、城门以及扶垛,不同时期留下的63处遗址和哈乌塞尔花园,一条把城市和底格里斯河连起来的绿色纽带,为城市提供了水和食品供应。迪亚巴克要塞街景
中原大佛(Spring Temple Buddha)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赵村乡尧山脚下的佛泉寺,目前是世界第一高铜铸立佛。中原大佛始建于1997年,历时12年,于2008年9月1日开光。总投资12亿元。最高的观音像
大佛总高208米,身高108米,莲花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55米。大佛眼睛高1.9米,宽3.9米,佛手高19米,宽9米,厚5米。整体佛像铸造耗费铜3300吨,黄金108公斤,特殊钢15000余吨,表面面积为11300平方米,通过焊接13300块铜板而成。
世界著名雕像高度榜:团结雕像(Statue of Unity):182米、中原大佛(Spring Temple Buddha):153米、牛久大佛(Ushiku Daibutsu):120米、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93米、祖国母亲在召唤(The Motherland Calls):91米、里约热内卢基督像(Christ the Redeemer):39.6米、大卫像(Statue of David):5.17米
沙特阿拉伯石谷(玛甸沙勒)考古遗址(Al-Hijr Archaeological Site (Madâin Sâlih))以前被称为黑格拉(Hegra),是约旦佩特拉城南部的纳巴泰文明保留下来的最大一处遗址。遗址上有保存完好的巨大坟墓,坟墓正面有纹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石谷是纳巴泰文明独一无二的证明。该遗址上有111座巨大坟墓,其中94座都有纹饰,而且还有多处水井,它突现了纳巴泰文明的建筑成就和水力技术知识。
根据传说,此地因为位于南北交通的中继站而发展出高度的文明,显得相当热闹,但也因为繁荣而导致人心背离神的旨意,因此受诅咒而毁灭消失。这个传说替这座遗址添上了几分神秘而诡谲的独特色彩。《古兰经》记载的石谷就是这里。
佩特拉古城(Petra)是约旦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它是约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约旦最负盛名的古迹区之一。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是由居住在这里的游牧民族那纳巴特阿拉伯人建造。杰拉什古城
佩特拉古城处于与世隔绝的深山峡谷中,位于干燥的海拔一千米的高山上,几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围悬崖绝壁环绕,其中有一座能容纳两千多人的罗马式的露天剧场,舞台和观众席都是从岩石中雕凿出来。看题图,震撼到你了吗?石谷考古遗址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
佩特拉遗迹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狭窄峡谷通道。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两米左右,两侧雕凿有洞窟和岩墓。纳巴特人是高超的水利工程师,在一线天的崖壁上排列着一条条为城市输送饮用水的水道。
阿马尔菲海岸景观(Costiera Amalfitana)占地11000公顷,阿马尔菲城镇建立于公元四世纪。历史上阿马尔菲城是主教教廷,后来成为商业中心。考古发掘导致了波西塔诺附近的拉波塔洞穴的发现揭示了这一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而且在古罗马时代已经有很多小建筑沿着海岸建立起来,但是这一地区在三世纪人口才逐渐稠密起来。
在四世纪哥特人入侵之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开始往南部地区迁移并定居在后来以阿马尔菲海岸地区知名的地区。这座被称作阿玛尔菲的建有防御工事的城市在公元596年成为主教教廷所在地。因为源于十分复杂的地形与历史产生的独特的文化与自然特性,阿玛尔菲海岸地区是一处重要的中世纪城市景观。看看这儿有多美,美得让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