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推菲尔泉岩画(Twyfelfontein)又译作特威菲尔泉,是一个举世罕有的岩石艺术遗址,峡谷的史前居民选择在峡谷的漂石上展示他们对世界的感知。迄今为止已记载有2000多幅图画。大多数保存完好的岩刻是犀牛、大象、驼鸟和长颈鹿以及人和动物的脚印画。该遗产还包括六个绘有图画的岩石庇护处,在红赭石上刻有以人为主题的图画。more than 175 engravings,cave with rock paintings,rare engravings of hand prints
这些岩刻是从两处遗产中挖掘出来的,包括来自石器时代晚期的石材工艺品、鸵鸟蛋壳珠和片岩吊坠。人或飞鸟很少见,据认为雕刻这些图形是说明人变成动物的礼仪。自然风化过程正在慢慢摧毁南部非洲的文化遗产,旅游业又使之雪上加霜,但推菲尔泉峡谷的岩石艺术却能促进人们对产生这些不可替代的遗产的不同民族的更深理解。65 engravings,2 large giraffes with a fine–pecked infill
这里积聚了整个南部非洲最壮观的岩石雕刻遗迹,但被错误地命名为“推菲尔泉”,这是南非荷兰语对“若有若无的喷泉”的称谓。这个峡谷的泉水根本不像喷泉,尽管很小,实际上却很可靠。而它的达马拉兰名称“Ui-Ais”即“跳跃的水洞”可能更为贴切。
泰德国家公园(Teide National Park)面积约18990公顷,这里不仅风景迷人,而且还记录了海洋岛屿演化的地质过程。该公园区内的泰德峰是一座活火山,海拔3718米,是西班牙最高峰,也是全世界第三高的火山结构地形。
泰德峰亦是属于天然纪念物范畴的自然保护地,泰德峰火山口直径约80米,属于维苏威型火山,灼热的气体由火山口内和斜坡上的出气孔喷出。尽管近年的火山活动较为平静,依据其并不久远的喷发记录(最近一次发生在1798年)以及时常从火山口喷出的气体来看,泰德火山依然是一座活火山,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泰德峰缆车(Teleférico del Teide)
萨迈拉古城(Samarra Archaeological City)是强大的伊斯兰都城的遗址,这个都城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统治了从突尼斯延伸到中亚的阿巴斯帝国的各个省份。它从北到南长41.5公里,宽度从4公里到8公里不等。该遗址证明其在建筑和艺术方面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那里有所发展,并传播到伊斯兰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以外的其他地区。
萨迈拉大清真寺,穆台瓦基勒拆除旧寺,于公元852年在原址上扩建。伊拉克螺旋塔,或称萨马拉螺旋塔、玛勒维亚塔,是萨马拉大清真寺的宣礼塔,建于公元837年,高约52米,这是一座只有楼梯的建筑,通往塔顶的螺旋形坡道旁边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之所以说伊拉克螺旋塔绝无仅有,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清真寺的宣礼塔都是将楼梯修在室内,而惟独它却修在塔身外侧,盘旋而上,这是沙漠人们幻想通天意识的体现。
理查德斯维德文化植物景观(Richtersveld Cultural and Botanical Landscape)占地16万公顷,该遗产保留了纳马人(Nama)维持了近2000年的半游牧生活模式,这是纳马人仍然在建造便携式小屋的唯一一个地区。理查德斯维德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境气候分为春夏秋冬4季,根据地域和气候特点,纳马人创造了适应季节变化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即季节性迁徙放牧和注重植物的保护和利用。
理查德斯维德文化植物景观中包括有:季节性迁徙的遗迹、牧场、储藏站(放牧人季节性放牛羊所用的基地),以及纳马人有芦苇草垫席的房屋,即小小的半球型便携式建筑。这些便携式建筑由交叉木箍制成的木框架组成,铺上由当地灯心草编成麻花状的细垫。
阿钦安阿纳雨林(Rainforests of the Atsinanana)由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6个国家公园组成。这片残余的雨林对维持马达加斯加生物多样性所需的生态过程极为重要,而此一生物多样性反映出该岛的地质历史。自从在6000万年前与大陆分离后,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动植物一直在封闭的环境中自我演化。阿钦安阿纳雨林内生活的动植物有80%~90%为此地独有的物种,因此该雨林对保存和挽救这些稀有或濒危物种,尤其是其中的灵长类动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马达加斯加岛上123种非飞行性哺乳动物(包括至少25种狐猴)中有78种出现在本区内,包括72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收录的物种。尽管马国当局已于今年3月颁布法令禁止红木与黑檀木的砍伐和出口,但其继续为非法开采的木材颁发出口许可证的行为无疑使禁令成为一纸空文。阿钦安阿纳雨林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