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 2QQ.net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都开始玩卫星了……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APP下载 密码:2qq


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伊沙瓜拉斯托-塔拉姆佩雅自然公园 Ischigualasto Talampaya


伊沙瓜拉斯托-塔拉姆佩雅自然公园(Ischigualasto / Talampaya Natural Parks)是两个彼此毗邻的自然公园,位于阿根廷西北部圣胡安省和拉里奥加省之间的沙漠地带,是地球上唯一一块记载了三叠纪地质年代(2.45亿至2.08亿年前)大陆沉积物化石化完整过程的土地。面积为275369公顷。整个公园被分成四个部分:非禁区、限制游览区、游览区和休养区。


伊沙瓜拉斯托省域公园(Parque Provincial Ischigualasto - Valle de la Luna)面积为60369公顷,包括一个过渡带和将近12000公顷的公园区。有一处景观被称做“月亮谷”。“月亮谷”没有月亮,却在多年的风力侵蚀下出现了很多表面光滑的圆形石头,如同点缀在公园的繁星一般。


塔拉姆佩雅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Talampaya)也译塔兰穆帕亚,面积为215000公顷,没有明显的过渡带。平均海拔1500米。园区内拥有众多古生物化石和热带山地生物群系。

明清皇家陵寝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清皇家陵寝(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指建于中国明清时期,现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辽宁省的皇家陵寝建筑群。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是陵寝建设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将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斗式方形改为圆形或长圆形,又取消寝宫,并扩大了祭殿建筑。清代沿袭明代制度,更加注重陵园与周围山川形胜的结合,注重按所葬人辈分排列顺序,还形成了帝后妃陵寝的配套序列,在祭祀制度上也更加完善、合理。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题图为清永陵。西夏王陵

奥洛穆茨三位一体圣柱 Holy Trinity Column in Olomouc


奥洛穆茨三位一体圣柱(Holy Trinity Column in Olomouc)即圣三一纪念柱,是为了1714年到1716年袭击摩拉维亚的黑死病得到平息而举行盛大的天主教感恩仪式而建。繁复精美的雕像及浮雕共51座林立柱周和缀满全柱,著名雕塑家雷德(VACLAV REDER)终其一生来创造这座杰作,于1716年至1754年花了近40年才完成,不幸的是在落成时他已积劳成疾而辞世。


奥洛穆茨的三位一体圣柱,柱高31米,基层大到可以做一个高身兆穹顶椭圆形的小教堂,四方各有一个门,但不允许入内参观。顶端除三圣之外,还加上了一七四五年访问此地身兼奥地利、捷克及匈牙利女王的玛丽亚 泰瑞莎与王夫洛特列的雕像。周围有雕刻精致的巴洛克式西泽喷泉和希腊神话中大力士海格勒斯喷泉,西泽喷泉是依据一座康斯坦丁骑马雕塑创作。奥洛穆茨三位一体圣柱街景

阿雷基帕城历史中心 Historical Centre of the City of Arequipa


阿雷基帕城历史中心(Historical Centre of the City of Arequipa)大部分由白色的火山岩石建成,位处的肥沃山谷早于公元前5000–6000年已有人聚居。在15世纪,该区由艾美拉印第安人控制,其后被印加人占领,成为供给印加帝国农产品的重要基地。现代的阿雷基帕城建立于1540年8月15日。


卡德林娜修道院(Monasterio de Santa Catalina)遗址是一座披着神秘面纱、又具有几分寂寞的建筑物。修道院是一位富裕寡妇于1580年创建,并且以城中之城的名义建造,17世纪时扩建。直到1970年,修道院的大部分才开始向公众开放。400多年以来,里面一直居住着多达450位的修女。修道院就地取材选用附近Misti火山两千多年前喷发时产生的火山岩建造,占据了一整条街,被雄伟的高墙保护着。


米斯蒂火山(El Misti)被称为阿雷基帕的守护者,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徒步登山胜地。山脉虽然美丽但由于恶劣的天气和缺水还是较为危险。

高海岸∕瓦尔肯群岛 High Coast / Kvarken Archipelago


高海岸∕瓦尔肯群岛(High Coast / Kvarken Archipelago)属于芬兰和瑞典共有。瑞典高海岸位于波的尼亚湾西海滨,是波罗的海向北延伸的一部分。这片海岸面积为142500公顷,其中80000公顷为海洋部分,有大量的近海群岛。自9600年前冰川从高海岸最后消融以来,陆地抬升最高达285米,这就是著名的“反弹”。高海岸遗址为认识地球表面冰冻和陆地抬升区域形成的重要过程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芬兰瓦尔肯群岛(Zone A)有5600个群岛和小岛,总面积194400公顷(15%为陆地,85%为海洋)。地面主要为10000至24000年前大陆冰层融化形成的不规则脊状延伸的洗衣板冰碛。在漫长的岁月中,原本被冰川的重量压在下面的陆地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持续迅速上升(平均上升速度为每年8–8.5毫米)。群岛的形状由此不断变化,造成海岸线不断延长、岛屿增加、海湾逐步形成湖泊继而发展成为沼泽。


芬兰瓦尔肯群岛(Zone B)科学家预测,若陆地上升速度不变,2500年后,芬兰与瑞典之间的瓦尔肯海峡 将会出现相连的土地,波的尼亚湾可能成为欧洲最大的淡水湖泊。

关键字: 主题 回复
Copyright©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 www.2QQ.ne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湘ICP备140104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