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马里杰内古城(Old Towns of Djenné)以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盛极一时的摩尔式建筑闻名于伊斯兰界和撒哈拉以南的热带非洲地区,是一座富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有资料显示这个地区自公元前250年开始就有人居住,杰内古城正式建立于公元765年。城内的古建筑约有2000座,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为适应季节性洪水,房屋建在了小丘之上。
古城中央的那座1907年~1909年按15世纪苏丹建筑风格重建的,高11米、周长56米,建造造型奇特的杰内大清真寺。该建筑建造时没有用一砖一石,而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和椰树木树枝为骨架建造而成的,建筑面积达3025平方米。100根粗大的四方体泥柱支撑着祈祷大厅的屋顶,屋顶上密密地排列着104个直径10厘米的气洞,高大宽阔的寺门更是壮观。外观很像穆萨清真寺(Sankore Mosque)
加勒老城及其堡垒(Old Town of Galle and its Fortifications)位于斯里兰卡西南,坐落在首都科伦坡南部大约100千米处印度洋的海滨上。加勒老城的存在充分展现了17世纪与19世纪期间欧洲建筑与南亚传统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
加勒老城始建于16世纪,由葡萄牙人所建,在18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在英国人入侵之后,开始逐渐衰败。加勒老城由南欧人和东南亚人共同修建,是一个融合了欧洲和南亚传统建筑风格的典型堡垒城市。荷兰人为了防止葡萄牙人夺回加勒,自1663年开始,沿海岸的三面修建起高达六七米的城墙。1873年,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在北边的城墙上加开了一个墙门,以便马车通过。加勒老城街景
巴黎大学( Université de Paris)是欧洲最古老大学之一,前身是建于1257年的索邦神学院(Collège de Sorbonne),1261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一词。但更早可以追溯到1150-1160年就有了天主教修士建立的大学。巴黎大学街景
现在巴黎大学实际上是13所大学的统称。1968年巴黎大学发生学潮,学生抗议课程落伍及填鸭式的教育,要求更多的学术自由和校园民主,法国政府便对巴黎大学作一连串的改组和调整,组成13所独立大学,即巴黎第一至第十三大学。1971年1月1日,新生的13所巴黎大学同时宣告成立,新生的13所大学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编号只代表顺序,与质量以及名望无关。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就在先贤祠旁边。
巴黎各大学大部分都没有宿舍和食堂,学生们自己在外面找房子住,吃饭也在外面,好在凭着学生证,可以在巴黎的几十家学生餐厅吃上经济实惠的午餐。巴黎大学真是傻炸天,怎么不学中国,哪怕你的家就在学校旁边也要强迫你在学校吃饭,因为学生是学校的摇钱树啊。
印度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和花谷国家公园(Nanda Devi and Valley of Flowers National Parks)因特有的高山花卉以及丰富的植物群而闻名。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Nanda Devi National Park)和花谷国家公园(Valley of Flowers National Parks)分别于1988年、2005年,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楠达德维国家公园实际上是由冰川运动引起的盆地,盆地被一些平行于南北方向分布的山脉所穿插切割,在这些山脉中大约有12座山峰海拔超过6400米,其中著名的山峰有高达7434米的东楠达德维山以及被称为印度第二高山的西楠达德维山。
阿索斯山(Mount Athos)全称阿索斯山自治修道院州,希腊北部马其顿的一座半岛山,被东正教认为是圣山。20间东正教修道院包含于此世界遗产中,并于希腊共和国的主权内组成自治州。宗教上,阿索斯山是由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直接管辖。1060年,拜占廷皇帝君士坦丁九世也曾颁布法令,禁止任何女人、雌性动物在此生存。大劳拉修道院(Great Lavra monastery)公元963年兴建,是山上最早的修道院。佐希亚里奥斯修道院(Docheiariou monastery)、Dionysiou Monastery、西蒙岩修道院(Moni Simonos Petras)、斯塔夫罗尼基塔修道院(Stavronikita monastery)
在希腊恰尔基迪半岛的东部,有一个形如手臂的小半岛,伸向碧波万顷的爱琴海。小半岛的面积仅360平方公里。1927年它成了希腊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山上有20所修道院,由每院各派一名代表组成一个具有立法权力的议会和由4名僧侣组成的行政委员会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