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首夫托拉基斯基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也喜欢玩卫星,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沙特黑尔地区的岩石艺术(Rock Art in the Hail Region of Saudi Arabia)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在朱拜(JUBBAH)的奥姆斯尼曼山山麓,另一部分在阿尔马尼奥(al-Manjor)及雷埃特(Raat)。奥姆斯尼曼山在沙漠里拔地而起,还有很多形态奇异的小山峰散落在沙漠里,那些神秘的岩画和铭文就藏在那些小山岩石上,没有导游带领恐怕很难找到。
据记载,这里曾是一座湖泊,为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和动植物提供淡水资源,但是现在已经湖泊已经完全消失了,变成了一片沙漠。阿拉伯人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并在岩石上留下了历史的印记,这些生动的岩画和碑文,记录了1万年前古人们的生活历史,为后人通过岩石上的画和铭文来探索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黑尔地区这些都是时针灌溉,这里更多:在这儿
布尔罕和乐敦圣山及其周围景观(Great Burkhan Khaldun Mountain and its surrounding sacred landscape)位于蒙古国东北科特山脉中部,这里是中亚大草原和西伯利亚泰加群落针叶林的交界处。布尔罕和乐敦圣山与对山脉、河流和萨满教石碓(ovoo-s)的崇拜有关,祭拜仪式混合了古老的肯特山崇拜和佛教仪式。这里也被认为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和埋葬地,见证了他为同一蒙古人民而建立大山崇拜的努力。
合勒敦山总是与圣山之名相关,多年来,一直被尊称为圣山。根据传说,成吉思汗在八百年前曾下令,除王室成员外,禁止任何人进入不儿罕合勒敦山,据推测成吉思汗之所以禁止人民进入这片区域,是因为他认为这座圣山是他将来的长眠之处。
新圣女修道院(Ensemble of the Novodevichy Convent)是瓦西里三世(在位时间1505-1533年)在1524年为纪念俄罗斯古城斯摩棱斯克摆脱立陶宛统治而修建的一座女子修道院。作为克里姆林宫的外城,它的周围都是用城墙围住的,红白相间的钟楼非常漂亮。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仅次于克里姆林宫和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的第三大莫斯科旅游景点。提示: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用街景可以进去,里面有很多油画。
整个建筑群中的主建筑是斯摩棱斯克圣母教堂,这里藏有大量16世纪绘画和圣像。到18世纪初以前,新圣女修道院一直享受皇家庇护。十月革命后修道院被迫关闭,苏联解体后才又作为女子修道院重新开放,现在这里已经改为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分馆。修道院内辟有一片墓地,曾经是教会上层和贵族的葬身之地。但从1923年起,这里成了名人公墓,长眠着无数对俄罗斯做出贡献的人。如今想在这里得到一处墓穴,即使是腰缠万贯的名流也不见得能如愿,要入葬此地必须经过全民表决。新圣女修道院街景
梅满德(Cultural Landscape of Maymand)是一座生活在洞穴里的古村落,为伊朗高原主要的人类聚集区,历史可以追溯至12000年前。这里的居民居住在人工挖掘洞穴的房屋中,这样的房屋约350多座,有些甚至已被居住了3000年之久。由于这里生活条件艰苦,居民居住的窑洞便是半干旱条件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最佳方式。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梅满德文化景观。在这座古村落的附近发现了石刻,已有10000多年的历史,拥有6000年历史的陶器也是常见的。
梅满德是伊朗中部山脉南端终点谷底尽头孤立的半沙漠地区。居民是从事农牧业的半游牧民族。他们在山区牧场放牧,春秋两季住在山区临时定居点里,冬季则住在山谷底部在软岩(卡玛尔凝灰岩)上凿出的窑洞里,这种窑洞在干旱的沙漠地区非常罕见。这一文化景观呈现了一套过去曾经非常普遍的游牧系统,主要是为了适应人的迁移,而不是动物的迁徙。
克里斯丁菲尔德,摩拉维亚居留区(Christiansfeld, a Moravian Church Settlement)由摩拉维亚弟兄会建立于1773年,名字源于丹麦的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因是摩拉维亚人的居住地而闻名全球。克里斯蒂安斯费尔德在教堂广场上建立起来,其建筑相对较朴素,没有华丽的装饰,一般为一层或者两层的小楼,屋顶为红色。
目前这里是备受欢迎的旅游胜地,古老的城市中心、摩拉维亚弟兄会所在地、保存完好的建筑和特殊的墓地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的造访。除了因是摩拉维亚人居住地而闻名外,这里还因蜂蜜蛋糕而备受关注,从1783年开始就使用秘密配方烤制蛋糕,直至2008年,蛋糕依然在18世纪的面包店里完成烤制。之后由于新的国家限量标准出台,不得不更新设备,但秘方一直使用至今。逛一逛这个小区